(原标题:赴港上市即将失效91微操盘,尹同跃带领奇瑞“最后一跃”?)
$长城汽车(SH601633)$$比亚迪(SZ002594)$$吉利汽车(HK|00175)$
文:互联网江湖 作者:刘致呈
即将进入8月,奇瑞赴港IPO却没了动静。
根据港交所的规定,IPO申请的有效期通常为6个月,如果未在6个月内完成聆讯或上市,申请可能失效。
也就是说,2月份递交招股书后,奇瑞IPO的有效期仅剩一个月。
20年前,奇瑞就曾经启动上市程序,彼时因为与上汽的股权争议,上市计划很快夭折,随后,奇瑞开始股份制改造,继续谋求上市。谁想到,2007年二次IPO遇上国际金融危机,再次上市失利。
此后,奇瑞汽车先后6次IPO未果,堪称“IPO仰卧起坐大师”,直到今年2月,奇瑞再向港股递表。
“奇瑞十年前就该上市了。”2022年11月,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对《财经》杂志表示。
IPO似乎成了奇瑞的“执念”。
对于IPO这事儿,尹同跃也定下了目标:2025年完成企业上市是首要任务。
到现在,招股书递交已有5个月,奇瑞年内IPO的目标还能达成吗?
“含电量”不足,奇瑞千亿估值能实现吗?
过去奇瑞IPO失败,原因有很多,有股权争议,有混改的影响,总之,IPO这条路走得不容易。天眼查APP股权信息显示,当前奇瑞控股持股奇瑞汽车38.6%。
有意思的是,正处在IPO的关键节点,奇瑞来了一波组织架构调整。
这波调整之后,奇瑞成立了国内业务事业群,下设星途事业部、艾虎事业部、风云事业部、QQ事业部四大事业部。
调整完成,有券商对奇瑞IPO定价上调12%。
仅仅是组织架构调整,就能让券商上调IPO定价,可见市场对于奇瑞的IPO期望值有多高了。
其实相比于内部调整,市场更为关注的一个点是估值。
中金公司预测,奇瑞上市后估值或达1200亿-1500亿。而有知情人士表示,奇瑞可能会获得1000亿元人民币估值。
从国内头部汽车厂商的销量和市值来看,奇瑞要想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的估值,可能也并不容易。
原因在于,奇瑞业绩里的“含电量”不足,市场可能对高估值不买账。
对比长城、赛力斯、广汽、吉利、比亚迪、长安等几家车企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,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:“含电量”越高的车企,二级市场的估值也会水涨船高。
比亚迪自然不用说,年销400多万辆,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100%,市值1万亿;
吉利汽车,年销217万辆车,新能源占比40%,市值1700多亿港元;
赛力斯年销量49万辆,新能源汽车占比85
鼎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